基因改造益生菌可預防細菌感染
益生菌(Probiotics),最早來源于希臘語,意思是“對生命有益”,指可改善宿主(如動物或人類)腸內(nèi)微生態(tài)的平衡,并對宿主有正面效益的活性微生物。英國《自然·通訊》雜志在線發(fā)表的一項微生物學研究表明,一種基因改造益生菌能在動物模型中預防和消除細菌感染,對病原體展現(xiàn)出“防患于未然”的潛力。
經(jīng)過基因改造的細菌可用于殺死特定的病原體。此前,研究者曾改造過大腸桿菌的一種實驗室菌株,使它在周圍存在病原體綠膿桿菌時開裂,并釋放出一種選擇性殺死病原體的毒素。然而,科學家一直不清楚這種方法能否用于預防動物細菌感染。
新加坡國際大學研究人員馬修·張(音譯)及其同事“重塑”了大腸桿菌Nissle 1917,這是一種已顯示出對某些腸道疾病有益的益生菌,被認為能治療和緩解潰瘍性結腸炎、假膜性胃腸炎及急慢性腸炎等,有效且安全。
特殊益生菌或能明顯
降低孕期糖尿病的風險
來自奧塔哥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一種本土天然的益生菌或能夠降低女性妊娠糖尿病的風險,同時還會降低個體的空腹血糖水平,相關研究刊登于國際雜志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上,由新西蘭健康研究委員會提供資助。
這種名為鼠李糖乳桿菌HN001(Lactobacillus rhamnosus HN001)的益生菌由恒天然集團(Fonterra)制造,HN001能夠用來制造發(fā)酵的乳制品,比如酸乳酪;文章中,研究人員讓194名孕早期的女性攝入含有HN001的膠囊,同時讓另外200名孕早期女性攝入安慰劑,隨后在女性懷孕24-30周時評估個體的妊娠糖尿病水平。
研究者Julian Crane說道,根據(jù)當前新西蘭對妊娠糖尿病的界定,我們發(fā)現(xiàn)在安慰劑治療組中有6.5%的女性患上了妊娠糖尿病,而益生菌治療組中僅有2.1%的女性患上了妊娠糖尿病,患者比例下降了68%。而且研究者還發(fā)現(xiàn),益生菌HN001所產(chǎn)生的效應在老年女性和此前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中表現(xiàn)尤為明顯。
過敏癥來襲怎么辦?
新型益生菌組合療法顯神效
當進入過敏季節(jié)我們可能并不太會拿出手帕或者打噴嚏來預防過敏,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佛羅里達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一種益生菌組合或許能夠幫助減輕花粉癥的癥狀。
很多研究都發(fā)現(xiàn),益生菌能夠幫助調(diào)節(jié)機體應對過敏癥的免疫反應,但并不是所有的益生菌都能夠帶來幫助。研究者Jennifer Dennis表示,并不是所有益生菌都能夠幫助抵御過敏癥,如今我們知道,一種由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組成的益生菌組合能夠幫助維持機體消化系統(tǒng)和部分免疫系統(tǒng)的健康,于是我們就推測這種益生菌組合是否也能夠通過增加機體調(diào)節(jié)性T細胞的比例來發(fā)揮作用,從而增加機體抵御花粉癥的耐受性。
報告中,研究人員招募了173名健康成年人進行研究,研究對象都表示經(jīng)歷過季節(jié)性過敏,研究人員將研究對照隨機分為兩組,一組接受益生菌組合療法,另外一組服用安慰劑,在為期8周的研究過程中,每周研究對象都會通過在線調(diào)查來反應機體的不適程度。隨后研究人員對參與者糞便樣本中的DNA進行分析來確定其機體中腸道細菌的改變情況,因為益生菌能夠將有益菌輸送到腸道組織中,DNA檢測結果表明益生菌成功進入到了參與者機體的腸道中。
益生菌促進健康的分子機制被闡明
在多項臨床試驗中,一種名為副干酪乳桿菌DG(Lactobacillus paracasei DG)的益生菌被認為能夠促進機體健康,但截止到目前為止,研究者并不清楚其中所涉及的機制;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米蘭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副干酪乳桿菌DG引發(fā)的健康效益或許源于該菌同人類宿主之間的“交流”,這種“交流”包括細菌能夠分泌一種新型多糖來告知機體免疫系統(tǒng)釋放特定的免疫刺激化合物。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離到了這種由大型糖分子聚合物組成的多糖物質(zhì),其能夠形成許多細菌細胞的外表面,而且細菌有時候也會分泌這種多糖物質(zhì);研究者隨后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和化學方法來確定這種多糖分子的結構和組成,他們發(fā)現(xiàn),多糖分子的主要組成部分來源于鼠李糖,而鼠李糖在一系列益生菌分泌的多糖中都占有主要優(yōu)勢。